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试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4/2018 9:26:43 PM 浏览:27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 ) 
A. 物质利益关系 B. 政治利益关系 C. 平等交换关系 D. 自由买卖关系 
2. 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 ) 
A• 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 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 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 
3. 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 ) 
A•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 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 
D. 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 
4. 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 )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 
C.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 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5.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 )
A. 价值尺度职能 B. 支付手段职能 C. 贮藏手段职能 D. 流通手段职能
6. 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 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 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C. 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D. 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7. 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 ) 
A.W—G—W B.G—W—G C.G—G' D.G—W—G' 
8.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 )
A. 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D. 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9.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 
A. 作用不同 B. 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C. 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 D. 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 
10.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 ) 
A. 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B. 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 
C.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D. 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11. 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 ) 
A.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D. 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12. 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 ) 
A. 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 B.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 
C. 劳动对象的资本 D. 劳动力的资本 
13. 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 ) 
A. 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 
B. 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 
C. 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 
D. 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 
14. 公Ⅰ( v+m ) > Ⅱ c 是( )
A.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B.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5.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A. 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 表明了利润的本质 
C. 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D. 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 
16. 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A. 商品的个别价值 B. 商品的社会价值 C. 商品的生产价格 D. 商品的垄断价格 
17.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 
A. 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 
18. 商业资本的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能够( ) 
A. 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 B. 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 
C. 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 D. 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 
19.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 )
A. 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B. 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C. 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D. 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20. 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 
A. 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 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C. 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 D. 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 
21. 土地价格( )
A. 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 
C. 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润率成反比 D. 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


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 国家垄断了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 B. 国家干预全部经济生活的资本主义
C. 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D. 国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的资本主义 
23.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中最主要的是( )
A. 直接调节与控制 B. 间接调节与控制 C. 行政手段调控 D. 法律手段调控 
24. 提高最低准备金率将直接导致( )
A. 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B. 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C. 市场商品价格上涨 D. 市场商品价格下降
25. 垄断形成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 商品输出 B. 资源输出 C. 资本输出 D. 劳务输出 
26.20 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
A. 卡特尔 B. 混合联合公司 
C. 托拉斯 D. 康采恩
27.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 生产全球化 B. 贸易全球化
C. 资本全球化 D. 资源配置全球化
28. 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各种改良主义措施和社会福利政策( )
A. 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根本的改变 
B. 使工人的收入超过了劳动力价值 
C.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和雇佣工人的地位
D. 改变了工人的地位,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2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经济活动要( ) 
A. 完全依靠“看得见的手”调节 
B. 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 
C. 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对立起来 
D. 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 
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A. 按劳分配制度 
B. 按资本分配制度 
C. 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 
D.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在于( )
A. 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不具有客观性
B. 前者离不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后者可以完全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
C. 前者绝大多数只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作用,后者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
D. 对前者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受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局限,对后者则不受这种局限
E. 对前者只能认识而不能利用,对后者既能认识又能利用


32. 下列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 
A.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B. 支付的租金 C. 发放的工资 
D. 偿还的债款 E. 缴纳的税款
33. 货币转化为资本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 )
A. 在流通中能低价购买生产资料 
B. 在流通中能高价出售商品 
C. 在流通中能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 
D. 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E. 通过流通领域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4. 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的意义在于说明( ) 
A.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B. 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无止境的价值增殖运动
C.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D. 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E.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35. 固定资本是( ) 
A. 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 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C. 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D. 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
E. 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36.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
A. 商品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B. 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C. 商品价值中的 c+v 部分 
D. 商品生产中的实际生产费用
E. 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
37. 商业纯粹流通费用包括( )
A. 商店的建筑费 B. 簿记费 C. 广告费 
D. 商业店员工资 E. 商品运输费 
38. 股份公司( ) 
A. 是随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 
B.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 
C. 有利于加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 
D. 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E. 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3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历史局限性表现在( ) 
A. 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矛盾 
B. 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 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 
D. 它是垄断资产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工具
E. 它必然向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过渡


40. 资本输出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 )
A. 为过剩资本找到出路,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的手段
B. 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手段
C. 扩大商品输出的手段 
D. 使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统治的手段 
E. 缓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矛盾的手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 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42. 简述等价形式的特点。
43. 简述“资本一般”或资本共性。
44.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各个资本家企业的利润率是否都一样?为什么?
45. 简述资本主义跨国公司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请任选 2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 小题评分。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 试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47. 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48. 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及其主要作用。
校址: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果园一路4-66号
邮编: 443000
电话: 0717-6461778 13986822176(报名咨询电话)
手机: 18062990668(微信同号)
网址: www.art2x.com
网络部: 13997725017
咨询qq:37765369
Copyright © 2024 art2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07167号 您是第0051653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