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今年的中秋佳节与往常不同光景,只怕是月宫里的嫦娥仙子见了这般乍暖还寒梧桐更兼细雨也会生出许多伤感之意。细雨绵绵,道不尽的秋思缱绻,勾起的情怀总如诗,打动我们的不只是那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不只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光辉的闺中情怀,更多的是中秋佳节之际我们能够不远万里与亲人朋友团聚、赏月饮茶、共享赏心乐事良辰美景。
自古以来,茶与月似乎都是文人雅士之歌咏兴叹的常客,而这二者貌似也有很多不可分割的联系。
茶以月命名,新颖独特,令人过目不忘,据唐代李肇所著《唐国史补》记载,有十余品目在全国知名度最高,如剑南"蒙顶石花"、湖州"顾渚紫笋"、峡州"碧涧明月"、福州"方山露芽"、洪州"西山白露"、寿州"霍山黄芽"、蕲州"蕲门月团"、东川"神泉小团"、夔州"香雨"、江陵"南木"、婺州"东白"、睦州"鸠坑"、常州"阳羡"。
其中,碧涧明月茶是一种产于峡州(今宜昌、夷陵)的半烘炒条形绿茶。其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油润,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该茶受到古今品茶家一致好评,并在明代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特种茶之一。好茶还需好名,好名也似好茗,“碧涧明月”,不得不佩服当时给这茶取名的那位古人!
《红楼梦》中描写八月十五夜贾母带人在大观园过中秋,除去”吃酒听笛赏月”的情景外,其中有一段主要写林黛玉与湘云对月抒怀借景作诗的场景,少女情怀总是诗,黛玉“冷月葬花魂”正对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后来才华馥比仙的妙玉也加入进来,邀请黛湘二人到栊翠庵取暖吃茶,她自己也提笔作联句三十五句,现照录如下:“·····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赏月饮茶、作诗提句,红楼女儿们的中秋消遣也是如此如诗如画,美不可言。 黛玉、湘云、妙玉都是红楼梦中的才女。她们身世凄切,心境悲凉,所以作出来的诗句,无处不带有一种凄美之情。然而,她们的诗句却无可挑剔。
说到中秋明月,我们不得不提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如果说人生是一杯茶,看东坡贬谪流离的人生,也是越来越澄明豁达的一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依然故我,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境界,正因如此,他对月当歌才会如此真挚,感动千百年的人们。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间断地沏泡出诗意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芬芳。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东坡先生把好茶拟人化比作佳人,可谓点睛之笔,东坡素来爱茶成痴,在他看来,能吃到上好的茶,就如邂逅一位佳人一样赏心悦目。把佳茗比作佳人,文字之美,尽在于此了,试想几位娴静温润的翠袖美女,一位边讲茶边泡茶,然后款款献茶;还有两位或抚琴、或弄筝,在茶香氛氲里,在美女倩影中,浑然间,不知是美女似茶,还是茶似美女;不知这是天上宫阙,还是红尘人间……
一位知名教授在一次公开讲坛中说到:“我们总是过于匆忙,以至于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了。其实,喝茶是一种仪式。茶在岁月之中,人在草木之间,期待着那一种相遇和苏醒。我们生活的时代,都是钢筋水泥,缺少草木之气。
看花久了,花是从心中绽放的。看月久了,月光是从心中放射出来的。苏东坡说“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有菊花就是重阳,有月光就是中秋。可见,心从来没有远离过,只是我们还能找得到吗?”
我想一定找得到,朋友,放下手里的工作, 捧一杯秋茶,读一本佳作,听一曲“高山流水”、“ 平湖秋月”…和这个难得的中秋佳节里与心中的明月来一次心灵的交流吧。